联系电话:021-65060586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主题公园创新前沿 ——2020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理论与实践文集


亲子游乐智造核心目标:为用户创造“心流体验”

作者:李慧华、谭亮、孙恬、林琰

引言

顺应时代和市场的变革,我们认为亲子游乐智造的新闭环应该是“以实现游客心流体验为核心目标,服务设计先行-场景化设计辅助-场地定制设计-乐园投资建造-乐园现场运营服务-运营反哺服务设计和场景化设计-后消费市场增值”。这样“一心七步”形成的新闭环,才能成为亲子游乐智造4.0的初始形态,逐步实现“生产消费闭环、个性化定制、低价格高质量、数据与物联网融合”的新生态。

什么是心流体验

心流的概念是由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将心流(flow)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入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1]。心流并不是需要刻意强调或是发现才会存在的,它无时无刻都存在于我们的日常活动的行为中。比如我们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作的时候,会进入自己的创作情境中,这时是不希望被打扰的。在游戏的过程中,心流是体现最为明显的,任何一个在全神贯注玩游戏的人也不希望受到外界的干扰。如果乐园设计的足够好,在提升游客的游乐体验的同时还能吸引游客重复游玩率。

心流理念应用的必要性

在当今亲子游乐市场竞争日益升级当中,主题化的乐园需求激增。空间环境主题化设计、游乐设备外观设计以及游乐设备的功能性设计都是必不可少的。主题化的空间环境可以愉悦孩子,也能通过新颖的设计氛围吸引家长;游乐设备的外观设计要契合主题,与空间环境设计匹配同时要考虑结构的安全性;新时代的家长在孩子游玩的过程中更青睐能够寓教于乐的产品,因此在游乐设备的功能性也需要在设计时考虑到。

乐园的设计初衷就是让孩子和家长都能参与到乐园的各项游乐设备当中玩耍。3-14岁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奔跑、攀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他们更需要开阔、健康的户外玩耍空间,充分释放儿童的天性。而且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更多的陪伴和关系,而不是孩子在玩耍时家长只是看着或者玩手机,家长也需要跟孩子一起去体验,陪孩子一起去挑战,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己。在心流状态的作用下,孩子和成人可以更加轻松地参与到游乐设备设计中挑战关卡,有利于参与者获得更为极致的游玩体验。

image.png

图片来源:季高集团

如何能让游客轻易达到心流状态,是乐园设计者该考虑的问题。首先明确亲子家庭的游乐偏好等信息,基于儿童及成人的不同需求,在空间环境、游乐设备、设备功能设计综合考虑游客的各种感受,明确乐园需要给游客呈现的是什么,需要给游客带来什么样的体验,让设计完美地融合到整个乐园中去。

基于心流理论的亲子乐园产品设计方法

1.心流理论设计方法的独特性

心流理论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的一套理论。研究游客达到心流状态时所需要的条件,将一种暂时的、主观的体验经过分析总结变成严谨理性的设计方法,为理性地设计亲子乐园提供理论依据。

户外无动力亲子乐园是为了满足家庭群体户外游乐休闲的需求而产生的,游客以周边亲子家庭以及青少年研学客群为主,为了提高家庭游客的游乐体验以及教育研学目的。基于心流理论的设计方法能突破乐园设计“瓶颈”,从情感意义上去把握乐园设计方向,使游客愿意保持在乐园游玩中的得到满足、愉悦等状态,继而提高乐园重游率。

image.png

图片来源:季高集团

也就是说,基于心流体验设计的乐园,对于游客而言主题氛围渲染更好,功能体验更加完善可以提高游玩体验的愉悦度;对于乐园而言,可以增强游客的黏度,提高乐园重游率。

2.基于心流理论设计方法的阐述

心流理论是一个反应型构念。契克森米哈在他的研究中将心流体验的特征综合为9个维度,分别为在体验过程中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准确而及时地反馈、个体技能与任务挑战相匹配、行为与意识的统一、注意力高度集中、潜在的控制感、自我意识减弱、对时间的错觉、发自内心的参与感[2]。另外三位学者则将心流产生的9个特征归纳为3个阶段:前因、体验、结果[3]。

根据多个学者的研究理论研究成果总结,也将游客在乐园游乐体验分为3个层次:心流前兆、心流体验、心流结果[4]。如下表所示。以心流理论的9个特征和3个阶段作为指导,为乐园产品设计提供一个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心流特征分析 

image.png

在乐园产品的创新设计中,心流前兆阶段为引导游客参与游乐产品游玩的阶段,为游客提供每个设备正确、安全的操作指示,使游客能够顺利地参与游乐中并能够顺利完成操作,为体验阶段提供条件。心流体验阶段是游客进入游乐体验的阶段,良好的环境氛围、具有一定挑战难度的项目能够保证游客在体验过程中保所保持的体验效果,心流结果阶段是预期达到的游乐效果。

基于心流理论的乐园产品设计方法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图1:基于心流理论的乐园产品设计方法

游客在参与每个项目游玩中,每个产品设备有明确的使用目标是体验的第一步;准确而及时的反馈能保证游客获知每一个项目体验乐趣并继续游玩下去。可以通过不同颜色,主题的分区以及正确的导览引导游客选择参与,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的行为特征进行产品设备的分区引导,同一个设备可以分不同的挑战关卡,参与的游客可根据自我的技能去选择相匹配的游玩线路。在体验过程中,行为与意识的统一是达到心流的重要保证,意识与行为的融合能够使游客精神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意识为行为铸错指导,行为的回馈会回到意识,形成一个流畅完整的体验,可以理解为沉浸式的体验,即游客充分了解乐园主题故事,将自己代入故事角色中,或由故事里的IP角色带领游客进入故事体验中去,去探索、去挑战等。潜在的控制感在体验中也是极为重要的,游乐活动是乐趣的源泉,人们处于心流状态中,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预判,能保持心流过程的长久而不用担心会发生安全事故,健全的安全保护功能能减少游客潜在的不安感。良好的游乐体验会使游客产生时间上的错觉,无形中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并产生极大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设备的主题化外观及多种功能玩法对游客的吸引力让游客发自内心的想要再次体验,可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增加乐园的重游率。

如何在亲子乐园设计中结合心流理论

首先需要明确乐园设计思路,定位是什么乐园,目标客群是家庭、研学还是其他群体。前面提到乐园的空间环境主题化设计、游乐设备外观设计以及游乐设备的功能性设计。

基于心流理论设计乐园,就要考虑到游客进入乐园场景中、参与游乐设备的玩耍之后应该出现的结果。游客到乐园来是来寻找放松和欢乐的,这需要我们在设计中减少甚至消灭到容易造成心理沮丧的反应或者是安全隐患等元素。有效地空间布局、主题设计、分龄设计、玩法设计、功能设计等可以平衡挑战感和不同年龄层游客的技能等级,让每个来到乐园的游客都能得到极致的心流体验。

挑战感是指在游客(儿童及家长)在乐园里参与游乐设备时对设备游戏挑战难易度的感知。技能等级则是指游客在参与游玩设备过程中的技能水平,也就是完成某些活动的能力。

image.png

图2:契克森米哈根据他的研究经验构筑的心流图[5]

image.png

图3:描述心流通道的概念[6]

图3相对于图2来说是一个理想化的图示。左上角区域高挑战感低技能水平的是焦虑,右下角区域低挑战感高技能水平的是无聊。我们在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我们面对的挑战越来越难,我们会越来越感觉到焦虑并且失去心流。这时,如果我们增加我们自身的合适于挑战感的技能水平,我们就会重新进入心流状态。同样的,我们如果增加我们的技能水平却获得不了更高的挑战感,那么我们就会感到无聊。

image.png

图片来源:季高集团

心流理论在乐园产品上的运用是一种开拓性的设计理念,解释了游客在乐园中获得最优体验的成因。从游客进入乐园出发,研究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处于最优体验时的各项状态,经过分析研究完成。以心流理论指导的乐园产品设计,让游客获得了更好的游玩体验,增强游客的满意度,提升乐园的重游率,对乐园产品的设计发展方向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Csikszentmihalyim.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ele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M]. UK: HarperCollins, 2009: 5-6.

[2] Chang Chiao-chen. Examining Users Intention to Continue Using Social Network Games: a Flow Experience Perspective[J].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013, 30 (4): 311-321.

[3] 欧细凡. 基于心流理论的互联网产品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16, 37(4): 70-74.

[4] 吴小梅. 心流体验研究方法评述[J]. 现代管理科学,2014, 37(5): 104-106.

[5] 资料来源:Massiminif, Csikszentminhalyim, Carlim. The Monitoring of Optimal Experience. A Tool for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J]. Journal of Nervous & Mental Disease, 1987(9): 545-549.

[6] 资料来源:Kiili, Kristian. On Educational Games Design: Building Blocks of flow Experience[J/OL]. [2018-08-10].

http://trepo.tuni.fi//handle/10024/114249.


*本文为“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原创内容,如要引用请注明出处;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获取授权,并标明文章来源,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