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1-65060586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主题公园创新前沿 ——2020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理论与实践文集


主题公园沉浸式体验项目的打造路径

作者:郭梅君

引言

体验的生命力与主题公园的商业活力息息相关,新一代沉浸式主题公园将为游客提供一个在“真实的”想象世界里探索与游戏的个性化历程。沉浸式体验从主题、引流、体验、消费各方面正在进一步赋能主题公园。主题公园沉浸式项目在开发模式、文化主题、场景构建、故事叙述、体验设计、技术应用和商业运营等各个层面都需要与时俱进地不断迭代与创新。

*本文摘自郭梅君女士《沉浸式体验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与创新》一文,内容略有删减(《主题公园创新前沿——2020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理论与实践文集》)

面向消费者日益增强的体验消费需求,新开发或改造升级一种或多种沉浸式娱乐项目已成为主题公园谋求创新发展的共识。有从业者认为,未来主题公园的发展将呈现轻资产扩张、IP植入、VR等新技术融入等新趋势。这些判断完全没错,然而,对于国内一些主题公园来说,资本、IP、VR技术都可能受资源限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所谓“合脚的鞋才是最好的”,打造独具特色的沉浸式体验项目也许将是国内主题公园迭代发展的一个适合选项。对于如何打造主题公园沉浸式项目的课题,笔者提出“沉浸五步法”的打造路径框架。

1.围绕主题或IP进行故事构建

主题公园在设计体验之前,首先应先进行故事构建(Storybuilding)。故事构建不是叙述。故事构建是指我们希望游客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在这个环境中扮演的角色。故事构建的理念要求体验设计者是从游客体验角度来看待一个项目,设定一个目标并确保各项设计的总体协同性。比如“拯救并成为英雄” “探索外太空” “孩子是勇士” 是故事背后的目标,那么沉浸感就围绕这些设定目标出发,从主题、场景、叙事、角色、任务、行动等多个维度展开,而剧情、演职人员、VR/AR、互动装置、游乐设施、现场服务都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帮助游客成为那个“勇士”、化身为那个“英雄”。

2.将IP植入并转化为沉浸式体验

将IP植入并转化为沉浸式体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将IP元素拆解与重构的过程,最终是要构建一个似曾相识的主题“世界”,让人们在这个“世界”里去行动以探寻某种意义。无论是通过剧情(任务)驱动,还是通过沉浸技术驱动,目的都是为了使体验者获得更真切的体验感和引发情感共鸣的价值感。

主题公园项目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IP。屏幕IP或文字故事如何转化为落地实景,关键要提炼IP的核心价值,找出这个IP与众不同的独特点。比如,电影“哈利·波特”IP独特点就是那个魔法学校和穿越时空的9 3/4火车站,哈利·波特可以乘扫帚飞来飞去的“超越感”,还有那根神奇的“魔法棒”。这些IP亮点,我们在环球影城《哈利·波特魔法世界》里的魔法城堡、巫师街、3D骑乘的体验中都充分感受到了。蜘蛛侠IP独特点就是瞬间变身的蜘蛛侠造型,在城市楼宇间飞行来拯救生命的英雄式行动,而迪拜“冒险世界”(IMG Worlds of Adventure)主题公园里的“漫威英雄世界” 就用VR过山车带你化身“蜘蛛侠”,你“看到”的是高楼林立的纽约都市繁荣场景,身体“触感” 到的是过山车急速上下的穿梭飞行,而你“心中”的使命是勇敢击败敌人、成为英雄。

image.png

图片来源:好莱坞环球影城官网、网络

image.png

图片来源:IMG Worlds of Adventure官网

3.以沉浸式叙事方法驱动一段游客主动参与的探索历程

在沉浸式故事场景中,游客或观众进入这个场景并不只是为了去了解剧情,揣摩人物个性,而是为了体验“被赋予角色”的经历。因而,创作者要充分考虑提供游客(观众)个性化选择的多种可能性,让他在完成特定任务过程中去自主探索,与场景互动、与他人互动,在虚拟环境中获得来自感官及心灵的真实感受,从而深化这种沉浸感,并转化为个体记忆。

沉浸式叙事(immersive storytelling)是一种非线性叙事的方法论,用以激励游客“角色扮演”参与到故事中来,主动探索,甚至推动剧情发展。其中, “感官叠加”是体验设计的一个关键点。

沉浸式体验打造的是一个情绪化的体验型消费场景,体验者更易产生互动记忆和消费冲动。设计的空间场景和角色情感要让体验者获得双重的“感知真实性”。因而,沉浸式体验设计者需要为游客提供一种充满情绪化的多感官体验,让人们从被动观看到主动探索空间场景,并投入地去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东京涩谷Tyffonium Shibuya室内VR乐园应用了混合现实技术制作的内容,融合了AR与VR技术。体验者在VR空间中看到自己以及一起体验的其他人,门打开的一瞬间,另一个世界的冒险开始了,技术支持的剧情和场景细节提供了“角色”的行动选择,让体验者获得更加强烈的“代入感”。

image.png

图片来源:Tyffonium Shibuya室内VR乐园官网

4.应用沉浸技术与智能环境创造出一个“超现实幻境”

国际上理念领先的沉浸式主题公园都在探索将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等拓展现实(XR)沉浸技术运用到场景构建与游客互动机制上。在乐园场景应用中,骑乘主题化设计、智能传感技术、音效与影像特效,以及可穿戴设备(如迪士尼魔术手环)都将增加体验的沉浸感。

加州六旗魔术山主题公园和六旗探索王国主题公园都采用了Oculus头显VR眼镜,与三星电子合作,打造了主题为“银河攻击” (Galactic Attack)的VR过山车项目,以及混合现实MR的骑乘体验。中华恐龙园自创IP的“恐龙基因研究中心”在国内主题公园的沉浸式项目中可谓独树一帜。项目分研究中心大楼(室内步行体验区)及古生态复原区(室外车行体验区) 两部分。通过对恐龙主题系列影视作品形成的同理心,故事剧本有效抓取用户体验视角,再拆分至置景、视听、特效、故事、服化、道具、社交、衍生品等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体验配置。项目在山洞探险区安装了超大型多自由度动感平台,全景安装4D特效双曲面弧屏,在多投影机画面融合技术的配合下,为游客提供4倍于IMAX的环绕观影体验,全景还原侏罗纪雨林。

image.png

图片来源:中华恐龙园官网

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时,主题与故事、艺术与技术的应用都需要围绕“模糊现实与幻境边界”来展开,并以沉浸式叙事方法激发游客(观众)化身的“角色”与场景互动,正向加强“心流”沉浸感,以寻求项目与观众之间更深刻的联结方式。

5.商业主题化与消费场景化的运营模式

商品售卖、餐饮与住宿是主题公园重要的二次消费收入,让游客获得感官体验与心理体验的双重体验价值,直接关系到主题公园的运营收益。对商业空间、住宿酒店进行主题化包装能够创造出充满情绪化的体验,把消费融入体验过程之中,能创造出更多商品场景化消费的可能。

比如,环球影城“哈利·波特魔法世界” 乐园的商业街被主题化“对角巷”,在这条鹅卵石铺成的长街里面可以找到各种古怪和刺激的商店和饭馆,一般小巫师要到霍格沃茨,入学前都会到此购买学习用具。新建的永恒乐园的主题商业十分自然地被置于古堡、海盗船、圣诞小屋等主题场景中。除了商品实物之外,手作坊、体验营、研学游、与虚拟IP互动、影像留影等服务也是“体验化消费”的创收来源。

image.png

图片来源:环球影城官网

中国文化消费者呈现年轻化、国际化的趋势,审美水平逐步提升, “90后”逐渐步入文化生活的主舞台。消费场景化和体验主题化的商业设置刚好戳中中产阶级新消费主力的嗨点,亲子家庭客群还特别偏爱带有教育内涵的研学旅行和手工作坊,因为这些体验型消费刚好满足新生代表达自我、探索世界的需求。


*本文为“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原创内容,如要引用请注明出处;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获取授权,并标明文章来源,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